发布日期:2016-07-25 浏览次数:
一个充满奇迹的消息,昨天从千里之外的四川传到了吴兴区织里镇阿祥路777号。坐落于此的童装企业――林芊国际服饰有限公司,在成都万达广场所设专营店开业1个月以来日均销售额已近3万元,乡镇的一家企业打入万达并日进斗金,这无疑给今年国内低迷的童装市场注入了一丝活力。
织里的童装企业近年来新秀辈出,林芊国际就是这批新秀的代表,而它“织”造奇迹的故事得从7年前一场“成功的失败”说起。
林芊国际是一支从广东“迁徙”而来的童装新军。“当年我们在佛山经营童装,但是发现那里大部分规模童装企业到了一定阶段就止步不前了,出现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弊病。”企业副总陈宇飞告诉记者,就在2008年,当地童装市场出现了全线亏本的局面。而此刻,织里的童装市场依然红火,这触发了企业“搬家”的念头。
就在这年底,企业董事长李培全变卖了他在佛山的厂房,一个人驱车来到织里的富康西路,凭借5间店面开始了新事业。第二年初,企业在一个季的销售中一下子亏损了30万元,但这场失败却被李培全视作“成功之举”。
“当年我们预计亏300万,只亏了30万出乎我们的意料。”陈宇飞笑言,“因为我们做的都是针织类棉麻童装,而当时织里8000多家童装企业7900家都在做梭织棉衣。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新产品竟然也能卖出去90%,这足以证明织里童装市场乐于‘尝新’。”
在这场“失败”中,企业感悟到了织里童装市场充分尊重、发挥民众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我们觉得在织里做童装只要有想法谁都可以成为英雄。这里是一个充满奇迹的市场,我们就要在这里创造林芊国际的奇迹。”李培全说,企业制定了一个5年计划:有自己的工业园、研发中心、销售团队和物流中心,这一计划不到4年就实现了,而这条路子也正是整个织里童装产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流”的飞跃路径。
走进企业的研发中心,2800平方米的空间里童装设计人员正在电脑前和样衣制作区忙碌着。“企业创立时一个研发员工都没有,2010年开始组建了10人的研发团队,如今团队人数已经达到108人,年设计量达2万个款。”企业样衣主管刘晓凤说,生产工人由最初的80人减至20人,而去年380万件的产量95%采取外发加工。
更令人惊讶的是,林芊国际在去年创建了“销售团队+工程团队”的市场营销新模式,仅用1年多时间就在全国开了580多家品牌门店。“从门店的选址、设计到装修、开业,我们的销售和工程团队全程跟进,让加盟客户能‘拎包入驻’。”陈宇飞说,企业的新计划是想将生活馆融入到专卖店中,从童装产品扩展到儿童用品、亲子教育等多领域,目前已与杭州5家专业培训等机构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