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公司简介 > 行业新闻

浦东物资回收推进废旧纺织服装回收利用已成当务之急

发布日期:2016-07-15  浏览次数:

     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不仅可以节约大量资源,还可以减轻纺织工业对环境的污染。我国是世界上纺织纤维生产量最大的国家,也是纺织服装产品消费和出口大国。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衣着消费支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纺织服装企业的各类边角废料和居民家庭淘汰的各类废旧服装及纺织品的产生量也随之快速增加。同时,我国服装循环利用尚处于零散、非系统的状态,存在回收无序、管理落后、标准缺失、加工水平低等许多问题。



     当前,我国应加快推进废旧纺织服装的回收再利用,特别是要加强相关法律、标准的制定和政策支持,建立畅通的回收渠道,鼓励再利用技术创新。

     当前,我国推进废旧纺织服装回收再利用,已成当务之急。

     首先,推进废旧纺织服装回收利用,可以减少资源浪费,缓解资源不足的压力。纺织服装业的资源来自于大自然的储存和消耗,其中棉花是纺织服装业中生态耗用自然资源最少的绿色资源;毛类、植物类虽然也是可再生资源,但对大自然食物的消耗很大;占纺织产品比重越来越大的化纤产品,主要资源来自于石油,而后者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作为工业产品,服装的能源消耗看起来似乎要低于其它产品如汽车、造纸等。然而事实上,一件服装的完成包含了复杂的产业链和大量的能源消耗。即便是一件普通的纯棉服装,也包括棉花种植、施肥、收割、纺织和印染,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消耗大量资源。

     我国是纺织品出口大国,但也是纺织原料进口大国。除桑蚕丝不需要进口外,每年需要进口大量棉花、羊毛、合成纤维生产用的石化原料。由于国际石油、棉花价格的不断上涨,迫切需要实现纺织服装业的循环发展。

     然而,我国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率并不高。以2011年为例,废旧纺织品产生总量超过2600万吨,综合利用量仅有230万吨,综合利用率不足10%。如果旧衣物循环再利用,或生产再生纤维,有利于减少棉花消费,为社会节约资源,缓解国内原料资源不足的问题。

     其次,推进废旧纺织服装回收利用,可以缓解纺织服装加工和处理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在纺织服装生命周期全过程中,包含着对资源的攫取和环境污染。从纺织服装产业链的初始环节即原料生产开始,伴随着污染物的产生,对大气、水体环境、生物和人类构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服装加工特别是印染环节会排放大量废水,而且成分复杂、难以处理;服装后处理过程中,工人直接或间接接触各种化学品,会影响人体健康。

     最后,以焚烧或填埋方式处理废弃衣物,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由于人们对服装性能的需要,合成纤维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服装中。但是合成纤维相对分子量大,不含可降解活性基体,所以合成纤维大多难以降解,可对土壤造成长达百年的污染。为避免环境污染,回收再利用废弃纺织纤维,近年来正越来越引起各界关注。

     再次,推进废旧纺织服装回收利用,可以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产品主要销往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依然保持高速增长。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凭借在科技、环保方面的优势,设置了以环保法规、安全卫生标准、绿色标志认证等内容的绿色贸易壁垒。我国每年有大批纺织品、服装由于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造成出口受阻或遭退货。

     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关注度的提升,以碳关税为代表的低碳贸易壁垒成为一种新的绿色壁垒。我国的纺织服装业由于技术设备落后,产品难以达到发达国家制定的碳排放标准,一旦碳关税制度实施,极易成为碳关税的课税对象。而对废旧纺织服装回收再利用,可以减少服装从生产源头开始的碳排放。同时,纺织工业大量回收使用废旧纺织物,与原生材料的加工生产相比,可以明显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第四,推进纺织服装产业的再循环、再利用,既迫在眉睫,又大有可为。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转变观念,大力推进纺织服装行业的再回收、再利用、再循环。技术攻关,建立回收利用的循环体系,并且由专业组织来运作。对于废旧纺织服装的回收、加工再利用行业,政府部门应在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开展技术创新,减少边角余料,从而减少纺织垃圾产生。

     废旧纺织服装回收再利用问题多多

     我国废旧纺织服装回收再利用工作近年来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还存在回收无序、管理落后、标准缺失、加工水平低等问题急需解决。

     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我国现行的与废物分类、回收及再利用有关的法律、政策及地方标准,缺乏针对废旧纺织品服装回收及再利用的相关政策和制度,无法满足当前废旧纺织品回收及再利用的需要。仅就废旧纺织品回收及再利用制度建设而言,在立法上尚未取得进展。

     例如,《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对建立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废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报废机动车船回收拆解、机电产品再制造,以及生活垃圾、污泥的资源化规定了具体要求。但没有将废物或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等内容纳入法律法规,且缺少实施细则。《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提到了对纺织服装的回收再利用,但是没有明确规定和强制要求,以及缺少系统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缺乏行之有效的回收和再利用的运行和管理机制。目前除了少数正规企业外,我国废旧服装处理的主力是遍布在城市、农村的个体回收大军。多为自发形成,散兵游勇,大都处于半地下状态。据有关部门调查,这些回收旧服装的游击队,普遍存在规模小、加工手段落后、卫生条件差等问题,亟须规范管理。此外,逆向物流体系严重缺乏。实际上,我国对服装生产中的废料、销售中的旧服装回收、企业产品的库存缺乏有效的再利用渠道和机构。现有的渠道是极少数企业、居民委员会或是志愿者行为,多数情况下最终不了了之。

     缺乏相应的分类标准和监测标准。目前,我国尚没有出台废旧服装的回收分类标准,使得回收再利用工作很难进行。同时,由于纺织废料再加工技术比较落后,准入门槛低,生产的再生纤维质量以及卫生、安全性都缺乏保障。

     当前,废旧服装的回收再利用技术创新不够,关键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回收利用还停留在技术含量低的、废旧物资的降级处理上。如废旧服装的再设计等,主要表现为物理形式的以大变小,开发大量低层次产品,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循环利用价值,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

     推进废旧纺织服装回收再利用的措施及建议

     针对废旧纺织服装回收再利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建立相应的政策和标准。法律法规是保证废旧纺织品管理和有效利用的强有力手段。因此,政府应积极出台我国废旧纺织品分类标准、回收体系和再利用相关政策,从政策层面确保废旧纺织品的有效利用,以提高废旧纺织品的回收率,最终实现减少城市垃圾总量的目的。

     我国可以借鉴欧盟的成功经验,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检测和评价标准,指导、规范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例如明确规定废旧纺织品的消毒办法和标准,规定废旧纺织品再生产品的卫生标准和质量标准等。

     第二,设立相关机构或组织。欧洲和美国的废旧纺织品回收组织对回收再利用工作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我国应结合国内纺织工业的实际情况,成立专门的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机构。这一机构可以作为生产商、销售商之间的桥梁,使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逐渐形成产业链,推动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的发展。

     第三,建立第三方企业回收模式。为避免废旧纺织服装回收的混乱性和分散性,应对服装回收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应由环保机构、商业公司或社区服务机构主要承担服装回收的责任。政府应出台政策,积极扶持第三方回收企业(包括环保机构和社区服务机构、专门的回收公司等)和服装生产制造企业,并对零售商或者个体消费者的回收进行引导,使他们把回收的服装返还给生产企业或者第三方专门的回收公司。第三方回收企业则可以通过与服装生产制造企业的合作,推动废旧纺织服装回收再利用。

     第四,支持和鼓励再利用技术创新。我国《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将废旧纺织制品回收再利用技术列入纺织工业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程之一。未来,相关部门应从各自角度支持和鼓励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相关技术的研发,并根据情况将之纳入《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

     创建产业技术创新合作战略协同组织,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整合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领域的行业组织、科研院校、中介机构(认证、标准等)、企业(上下游、设备、辅料)等相关力量,共同构建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体系,运用产学研用合作平台解决行业共性的关键问题,建立良性运行机制。

     第五,在财税政策方面,国家应对服装纺织业的循环发展给予必要支持。一方面,在技术研发和创新上给予支持。在纺织服装业生产过程中,要确保绿色、清洁。对服装可回收利用方面的技术研发,国家财政应该给予必要的扶持。在税收方面,可以给予一些优惠。

     另一方面,国家对生产过程和生产环节给予必要扶持。手段包括:国家财政给予投资补助;生产过程中企业资本金不够、需要获得银行贷款时,在贷款过程中国家财政应给予贴息贷款,在税收方面给予投资抵免政策。此外,在销售过程中应给予一些优惠政策,包括所得税的优惠和增值税方面的优惠。

     此外,还要大力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地方政府应组织有关单位,定时定点在各大高校及社区进行宣传推广,向广大学生、居民宣传环保知识,并设立固定的废旧衣物回收点。



标签:
18519718008(郎经理)
X【T恤工场】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