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公司简介 > 行业新闻

武汉纺织大学:“实验室+”激发创新活力

发布日期:2015-11-17  浏览次数:

     提起实验室,很多学生只有在上实验课时,才会想起它的存在。可是对于一个以计算机专业为特色的学院来说,实验室是十分宝贵的资源。“拥有好牌,如何才能打出巧牌?实验室不仅要用,更要想法子把它给用好,用活,用出新花样。”谈起实验室改革,武汉纺织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的教师们都坚定地说道。

     论起具体的改革动机,要追溯到四年前学院的一次教学改革研讨会,会上专门邀请了部分学生代表,“实验课和理论课隔太久了,一上实验课,就把之前学的理论课给忘了。”“平常没有课时,想进实验室动手复习下,门却是关着的。”……针对学生提出的种种困惑,数计学院开始采取措施,要为学生打造一个“永不关闭”的实验室。


武汉纺织大学:“实验室+”激发创新活力

     说改就改“搅活”实验室

     近年来,科研投入不断增加,科研设施快速增长,但实验室的利用率和共享水平却不高,有的甚至成了高科技仓库。怎么打破这一局面?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让实验室“活”起来?

     学院召集教师开会讨论。“当前学院的教学模式仍是传统的‘一讲到底’,有部分课程的实验课和理论课甚至是两个老师分开上,节奏不统一,也会影响教学效果。”教师们你一言,我一语,将问题逐渐剖析明了。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实验室的主人,是改革成功最大的关键点。

     经过一周的学生调研,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重新调整教学模式,编写教案,设计实验内容,加强实验室的角色比重。这一改,教师们需要额外多付出20%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完成教学任务。

     “改革说改就得改,只有动真格,才会有实效。这对老师也是一种倒逼机制,真正以学生为抓手,加强师生互动,实现双赢。”学院分党委书记刘戈坚定了此次改革的决心。

     从“一做就忘”到“边学边做”

     如果没有这次实验室改革,大四学生于梦阳可能还在为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学“两张皮”的局面困扰着。大二时,他正好赶上了学院实验室改革,从理论实验课程分开上到融合一起上,从“一做就忘”到“边学边做”,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一次‘Java程序设计’课上,书本理论推导过程很复杂,老师讲解多次,很多人仍然弄不明白。当即,老师放下课本,引导着我们一步步动手做实验,亲自去论证,得到和书上一模一样的结论,大家才算真正弄懂了。”对于梦阳而言,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捅破了理论和实践“两张皮”,让他能真正把理论知识学活、学实。

     “理论实验一体化”是数计学院2012年开始推行的教学模式,将理论课“搬”进了实验室,原本一节理论课程,就会变成教师先讲理论,接着做演示实验,然后学生动手实验,教师解答,如此循环往复。

     让教师高兴的是实现“理实一体化”后,学生整体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35%,实验课的逃课率也明显下降了。

     呵护学生灵感的“永不关闭”

     该院计算机专业大三学生邓盾,一直想研发一款手机软件,折腾了三个多月后无疾而终,原本已放弃的他,后又卷土重来,并且在第二次的尝试中收获成功。为什么他会再战一次?第二次为何就能成功呢?

     邓盾平时很喜欢和朋友一起打打篮球,玩桌游。去年四月,他忽然有了制作社交软件的灵感,他想设计一款名为“一起玩耍”的手机软件,将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一起玩耍。

     “那段时间,我就宅在寝室开始琢磨,可发现问题越来越多,寝室空间不足,加上自己的电脑配置无法满足软件开发的需求,很多硬件条件都跟不上。”邓盾分析第一次失败的原因时说道。

     后来,他从辅导员那里得知,学院将打造“永不关闭的实验室”。这就意味着邓盾可以利用实验室的硬件设备和学习条件,为自己“圆梦”了。

     “实验室从不关门,钥匙都在我们自己手上,只要有了灵感,我们团队深夜也能过去。”邓盾回忆当初研发时的情景。目前,这款名为“一起玩耍”的软件已成功上线,虽还未做大面积推广,但已拥有1000多位体验用户,极大提高了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

     不仅本院学生尝到甜头,其他学院的学生也能分得一杯羹。每个周四下午,学校不安排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可这却是数计学院最为繁忙的下午。13个实验室、1200多台电脑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学院特别在这个下午请专业老师排了班,给来自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答疑解惑,指导他们上机操作运行。

     为了兑现“永不关闭”的承诺,从2012年起,学院开放实验室的时间延长,利用暑假进行专项知识培训。培训的内容涵盖了专业里所需的大部分知识,无论是C语言的课程培训,java的基础训练,还是“嵌入式”的专业学习,安卓系统的软件设计,学生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当主人。

     “实验室+”释放教改红利

     谈起开放实验室,不少人都希望能像邓盾那样,学以致用。这样一来,仅靠开放实验室是不够的。如何借助实验室这个载体,打好组合拳,奏好“实验室+”的交响乐,让更多的“邓盾”,分享实验室改革带来的红利呢?

     学院在原有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了400余平方米、24小时对学生开放,可同时容纳20个团队进行项目研究的创新创业园区。不仅如此,还专门邀请企业一线专家,作为学生的实践导师,打造学习共同体。

     软件工程专业大四学生杨柳是“创新创业园区”的直接受益者,还未毕业的她已早早拿到了录用通知书。从大三开始,她就入驻了园区,跟着企业教师一起做购物网站项目,做项目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查缺补漏,提高专业能力。

     已经毕业的冯绍杨,大三期间,报名参加“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为了专心备赛,他向学院申请入驻园区,通过一年的学习积累,他研发的项目不仅获得大奖,还因这段扎实的学习经历,被著名外资公司“光庭导航”成功签下,打破了该公司从不招收本科生的传统。

     据统计,通过“创新创业园区”走出来的学生,仅2013年就捧回了24项省级国家级奖杯,2014年更是成功申请了13项大学生创新项目。实践证明,实验室不仅仅是关起门来做实验的地方。只要敢创新,它也可以“动”起来,“活”起来。在这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战役中,纺大数计学院就将传统实验室玩出了新花样,成功打响了学院教学改革的第一枪。(通讯员 高建勋 侯庆)

     【微评】

     专业培养与岗位培养并重

     武汉纺织大学党委书记 尚钢

     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学生是学校的立身之道,坚实基石。高校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结合本校特色,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迈进。2015年是武纺的“人才培养质量年”,学校继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方位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武汉纺织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结合自身的学科背景、专业发展以及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行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制定了符合学院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两线培养”,即坚持“专业培养”的同时,强化“岗位培养”,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学校、企业和科研单位等多种教育资源,着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短时间内实现了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大幅跃升。

标签:
18519718008(郎经理)
X【T恤工场】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